
隨著環保及養生意識興起,素食人口不斷增加,素食食品也越來越多樣化,其中又以植物肉(未來肉)受到最多關注,擁有與動物肉相近的口感,讓許多葷食者也躍躍欲試。但植物肉真的可以取代動物肉嗎?接下來就跟著本文的腳步,認識植物肉的3大特色,搞懂植物肉成分與植物肉營養價值,讓日常飲食更均衡、更健康。
內容目錄
Toggle植物肉是什麼?植物肉成分解析
植物肉(plant meat)又稱為「未來肉」、「人造肉」,主要添加大豆、豌豆等植物蛋白,製成口感與動物肉相近的食品,讓素食者也能品嚐與動物肉相似的味道,並同時達到補充蛋白質的目的。除了植物蛋白之外,植物肉通常還會添加菜籽油、大豆油、椰子油等植物油,以及馬鈴薯澱粉等原料,讓植物肉吃起來更多汁,口感更接近動物肉。
不過,隨著植物肉逐漸盛行,植物肉成分也越來越多樣化,建議在選購植物肉前仔細閱讀植物肉熱量及成分標示,確保營養成分符合人體所需。
植物肉營養價值高嗎?掌握3大特色,均衡攝取人體所需營養
相較於動物肉,植物肉具有低油脂、低熱量與環保的優勢,因此很多人為了健康因素也紛紛開始嘗試植物肉,但植物肉真的能取代動物肉嗎?以下為你整理植物肉的3大特色,搞懂植物肉優勢與食用注意事項,均衡攝取營養素。
1.富含膳食纖維、鐵質
大部分的植物肉都是以豌豆為主要成分,而豌豆除了富含蛋白質之外,還有無膽固醇、無反式脂肪且不含動物激素等特色,相較於一般肉品,確實對健康有益。此外,植物肉更富含膳食纖維及鐵質,膳食纖維有助於增加飽足感並幫助腸胃蠕動;鐵質則是構成血紅素與肌紅素的重要成分,有助於正常紅血球形成,幫助氧氣輸送與利用。
2.飽和脂肪及鈉含量高
為了比擬真肉的滋味,有些植物肉在加工後,會有飽和脂肪及鈉含量偏高的問題,尤其是外食的時候,烹調及調味方式也可能增加飽和脂肪及鈉含量,因此食用時要特別留意。建議素食者不要將植物肉當成唯一的蛋白質來源,搭配豆類、穀物與堅果等富含蛋白質的原型食物,可以為身體補充更多優質蛋白。
3.甲硫胺酸含量較低
當我們在討論蛋白質攝取時,通常會著重於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9種必需胺基酸,而常用於製作植物肉的豌豆蛋白,雖然包含9種必需胺基酸,但其中甲硫胺酸的含量偏低,因此長期食用植物肉,或是以豌豆為主要蛋白質來源的素食者,建議在飲食中添加穀物蛋白,補足豌豆不足的甲硫胺酸含量,讓胺基酸攝取更加均衡。
植物肉推薦:蘭揚食品
了解植物肉的成分、營養價值後,確實植物肉不再是以往大家認知的傳統素料。不論是口感、調味上都更加美味,除了廣受素食業者使用入菜外,甚至葷食者對於植物肉也越來越能接受!而植物肉類似絞肉的質地,在料理上也更加彈性,經常變身為美式漢堡排、泰式打拋肉、中式肉燥、義式肉醬、肉丸等五花八門、不同風味特色的主菜。若你是餐廳老闆,可以優先考慮在菜單中加入植物肉料理,作為開啟素食客群大門的第一道菜喔!

蘭揚食品的維根世代漢堡精選非基因改造大豆蛋白,經過多到揉製攪拌工序,打造Q嫩口感的漢堡肉,入口美味多汁、鮮甜甘美,還有獨特煙燻風味,是素食者攝取優質蛋白的好選擇。

以植物肉、杏鮑菇、小番茄、非基因改造玉米筍入菜,搭配香茅、檸檬汁、檸檬葉等泰式經典香料。簡單微波、隔水加熱後即可上菜,入口香氣濃郁、刺激味蕾的天然酸香,搭配植物肉、蔬菜組成的豐富口感,是超級下飯的好組合!

經過多道特殊揉製攪打工序,打造肉丸必備的Q彈口感,裹上以義式調味,精選蕃茄熬煮成的濃郁醬汁,適合作為主菜,也適合煮成番茄肉丸義大利麵、焗烤麵等,吃起來有番茄醬汁的酸甜開胃,又有滿滿的滿足感。